认证服务热线:199-3586-9001
北京日新恒升认证服务有限公司
关闭
© 北京市石景山区西井路15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认证机构违规聘用技术专家被罚没28万元,独立性缺失成焦点
2025-10-31   浏览:3次

一纸罚单,再次为认证行业的合规运营敲响警钟。近日,北京**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因在技术专家聘用与管理上存在严重违规行为,被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8万元、没收违法所得20万元的行政处罚,罚没总额高达28万元。

一、违规事实:技术专家管理“全线失守”

根据信用中国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(汉川市监处罚﹝2025﹞334号),**认证的违规行为具体体现在两个核心环节:

独立性原则沦陷:专家选聘沦为“转手交易”

该机构在聘用技术专家郭某时,并未直接核实其身份与资质,而是通过一家咨询公司间接获取信息。这一操作直接违背了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基本立场,使得专家的独立性与专业能力无法从源头得到保证,为整个认证活动的公信力埋下了重大隐患。

培训体系形同虚设:技术专家陷入“盲审”困局

更为严重的是,在审核开始前,该机构未对技术专家郭某进行任何必要的培训,也未告知其审核任务、责任与权利,导致该专家“不清楚其审核过程及认证的相关要求”。这使得本应严谨专业的认证审核,几乎成了一场毫无准备的“盲审”闹剧。

二、违规定性:系统性“减少、遗漏”认证程序

上述两项具体违规,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严重的系统性违法事实:增加、减少、遗漏认证基本规范、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。

处罚决定书明确指出,该行为违反了 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》 中关于认证能力、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的强制性要求,同时也触犯了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》第五十九条的明确规定。这标志着此次违规并非简单的操作疏忽,而是对认证程序完整性的系统性破坏。

三、处罚解析:28万罚单背后的强监管信号

尽管恒标认证在事后采取了终止认证且未收费的补救措施,但监管部门依然开出了罚没28万元的严厉罚单。这一决定清晰地传递出以下信号:

程序正义高于结果: 无论认证结果如何,认证过程的合规性是绝对的底线,不容挑战。

监管“零容忍”态度: 对于损害认证公信力的系统性违规,监管部门持坚决打击的态度,处罚力度正在持续加码。

机构主体责任明确: 认证机构必须对其聘用人员的独立性、能力及培训负全责,任何“外包”或“转包”思维都无法逃避监管的追责。

四、行业启示:认证的价值源于对规则的敬畏

此次认证的案例,为所有认证机构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:

人员管理是生命线: 技术专家等外部人员的选聘、评估与培训,必须由机构直接、严格地进行管理,确保其独立性与胜任能力。

合规是生存之本: 任何对认证程序的“偷工减料”都是行走在危险的悬崖边缘,终将面临监管的严厉制裁。

重塑行业公信力: 唯有每一家机构都恪守规范,回归认证的价值本质,才能共同挽回社会对认证行业的信任。

此事件表明,认证行业正经历一场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深刻变革。依靠敷衍了事、违规操作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,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价值化才是机构未来的唯一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