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显示器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,已广泛应用于办公、教育、制造、医疗及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,成为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备之一。
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安全,提升产业整体成熟度与竞争力。
2025年8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-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提到
坚定不移推动“国货国用”,持续推动短板产业补链、优势产业延链、传统产业升链、新兴产业建链,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,提高企业根植性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
2025年9月,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》中指出
政府采购活动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,依法对本国产品给予价格评审优惠,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%的价格扣除,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。
检测认证行业虽在显示器性能、显示质量等方面有较多检测认证项目,但此前在“国产化成熟度”这一系统性维度仍缺乏权威、统一的评估标准,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在关键技术、核心组件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本土化实现程度。
围绕我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关部署,依托与国内主流显示器制造企业、面板厂商及关键元器件供应商的深度合作,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CQC)系统梳理出影响显示器国产化水平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指标,推出国产化成熟度认证 显示器业务,旨在为显示设备制造企业提供科学、系统的国产化能力评估与技术提升支持。
型式试验+获证后监督
认证基本环节
a. 认证的申请
b. 产品型式试验
c. 复核与认证决定
d. 获证后监督
e. 复审
提交申请→申请受理→型式试验→合格评定→缴纳费用→颁发证书→证后监督
CQC PV12015-2025 国产化成熟度认证技术规范 第2部分:显示器
按照相关标准,产品的国产化成熟度将分为五个等级,以下为五个等级的认证标识: